一、華東地區(qū)長材去產能效果顯著, 2018年長材的產量不會有大的增長
2016年以來國家大力推行供給側改革,一方面壓減鋼鐵過剩產能,一方面是淘汰低端落后產能、環(huán)保限產,從而限制鋼廠供給,拉動鋼材價格上漲至合理區(qū)間。因此,2016年棒線材產量下降較多,2017年產量2.46億噸,略有回升,同比增長6.7%,華東地區(qū)變化趨勢一致,同比增長3.3%。2017年8月,已去除鋼鐵產能5000萬噸,全年共取締、關停“地條鋼”生產企業(yè)722家,涉及產能約1.36億噸。江蘇是第一產能大省,也是全國地條鋼最多的地方,2017年共查處取締63家“地條鋼”企業(yè),主要分布在徐州、連云港、淮安、宿遷、鹽城、泰州、鎮(zhèn)江、常州、無錫、蘇州等10個地市,涉及產能1233萬噸;浙江省查處“地條鋼”企業(yè)10家,拆除中頻爐53臺,涉及產能148.3萬噸。
東部沿海地區(qū)相對較為發(fā)達,工業(yè)企業(yè)眾多,廢鋼產生量較大,且建造需求較大,中頻爐企業(yè)多分布在于此,約47.8%處于華東地區(qū),28.9%處于華南及西南地區(qū)。2016年底,江蘇省粗鋼產能接近1.5億噸,其中中頻爐產能約4000萬噸,占比27%,且集中在建筑鋼材。從實際產量來看,中頻爐日均建筑鋼材產量約占江蘇省建筑鋼材日均產量的25%-30%的水平。
此外,2016-2017年,江蘇省分別化解粗鋼過剩產能約578萬噸、584萬噸,目前距離十三五國家要求化解過剩產能1750萬噸的目標,尚有近600萬噸缺口,疊加中頻爐、地條鋼出清,預計江蘇地區(qū)長材供需格局將偏緊。
全國中頻爐分布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相關報告:智研咨詢網發(fā)布的《2017-2022年中國鋼鐵中厚板市場分析預測及行業(yè)前景預測報告》
長材主要品種華東供給量(萬噸)占全國近半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因此可以看到,不論全國還是南京地區(qū),螺紋鋼和高線的價格走勢自2016年均有大幅增長,且南京上漲幅度比全國和天津更大。價格上漲增加鋼廠的盈利空間,刺激鋼廠生產的積極性,2017年下半年去產能及去除地條鋼任務完成后,棒線材產量有所增加,因此全年棒線材產量小幅增加, 地條鋼取締后的供給缺口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填補。
螺紋HRB400:20mm價格(元/噸)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高線HPB300:8.0mm價格(元/噸)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2018年,工信部和發(fā)改委將繼續(xù)推進鋼鐵去產能和防范地條鋼死灰復燃,各地也將落實和出臺產能置換政策并嚴禁新增鋼鐵產能。此外,政府也在加大對環(huán)保治理的力度,實施采暖季限產和錯峰生產等措施,京津冀及周邊“26+2”城市也制定了重污染應急響應措施,這進一步限制了鋼鐵的供給,尤其是對長材來說。鋼鐵供給側受限,因此預計2018年長材的產量不會有大的增長。
二、基建與房地產增速尚穩(wěn), 江浙滬地區(qū)2018年房地產市場用鋼需求有保證, 價格會有一定程度的上漲
2017年國內宏觀經濟穩(wěn)中有進,基建投資步伐加快,房地產市場景氣。長材的主要下游領域是房地產和基建。預計2018年,長材的下游仍將保持較旺盛需求,華東和江浙地區(qū)的大量基建項目也將拉動區(qū)域長材需求。
(1)政策支撐,基建投資增速穩(wěn)中可期
2017年全國基礎設施投資(不含電力、熱力、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(yè))14萬億,同比增長19%,遠高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7%的增速。十九大報告提出,要加強鐵路、公路、水運、航空等基礎設施建設,鐵路投資計劃與2017年持平,預計總體投資增速較上年略微放緩。
據發(fā)改革委及交通運輸部聯(lián)合印發(fā)的《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》,2018年全國擬重點推進鐵路、公路、水路、機場、城市軌道交通項目80項,投資約1.3萬億元。其中,鐵路工程總投資6994億元,公路工程1968億元,軌道交通2576億元,機場工程1664億元,水利工程54億元。2018年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規(guī)模將繼續(xù)保持擴大趨勢,預測建筑行業(yè)鋼材需求量為3.88億噸,同比微增0.3%。
2018年,華東地區(qū)仍將保持較高的基建投資水平,江蘇、山東、福建、江西、浙江、安徽各省份分別計劃在交運基建上投資1160億元、944億元、850億元、600億元、2150億元、700億元。其中江蘇省2017年公鐵水空交通建設投資突破1100億元,創(chuàng)歷史新高,同比增長16.9%;鐵路、過江通道、省際互聯(lián)等工程建設快速推進,全年鐵路建設完成投資408億元,同比增長18.3%。2018年,江蘇省將著力于由交通大省向交通強省的轉變,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,全力加快高鐵、城鐵建設,強化南京的輻射帶動作用,新建高速公路項目3個共88公里、普通國省干線項目20個共500公里、農村公路4000公里及橋梁2000座,鐵路、城際、水運公路齊發(fā)力。
(2)2018年房市有壓,寄托棚改+租賃機制建設
2017年,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6.94億平方米,同比增長7.66%,創(chuàng)歷史新高;房地產開發(fā)投資完成額10.98萬億元,同比增長7.04%;房屋新開工面積17.87億平方米,延續(xù)增長勢頭,同比增長7.02%;本年購置土地面積2.55億平方米,同比增長15.81%。政府加強房地產調控,地方政府因城施策、分類調控,需求端和供給側齊發(fā)力,限購限貸限售疊加土拍收緊多管齊下,2017年樓市呈現產銷分化的趨勢,調控效果逐步顯現。一二線城市樓市在嚴厲政策下銷售有所回落,市場趨于穩(wěn)定,而二三四線城市則受益于棚改貨幣化和寬松的政策環(huán)境。2017年,我國各類棚戶區(qū)改造開工已經完成了609萬套,完成投資額1.84萬億元,棚戶改造套數為九年峰值。三四線城市商品房銷售面積的大幅增長,拉動了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的增加。
華東地區(qū)商品房銷售面積5.92億平方米,同比增長7.27%;房地產開發(fā)投資額4.08萬億元,同比增長8.95%;房屋新開工面積6.28億平方米,同比增長15%;本年購置土地面積1.19億平方米,同比增長33.98%。由此看來,華東地區(qū)四項指標亦均有增長,且房屋新開工及土地購置兩項指標高達全國2倍。
具體到江浙滬地區(qū),商品房銷售面積2.55億平方米,同比降幅達24.55%;房地產開發(fā)投資額2.17萬億元,同比增長21.63%;房屋新開工面積2.65億平方米,同比增長31.59%;本年購置土地面積4589萬平方米,同比增長75.44%。江浙滬地區(qū)房地產開發(fā)投資額、房屋新開工面積和本年購置土地面積增速又是華東地區(qū)近2倍。按地產開工及建設周期,預計江浙滬地區(qū)2018年房地產市場用鋼需求有保證。
全國房地產市場(萬平方米)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華東房地產市場(萬平方米)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房地產市場受政策影響較大,目前房地產市場還處于政策嚴控期,全國住房建設會議表示房地產調控和住房制度改革仍將是2018年工作的兩大核心任務,因此短期內行業(yè)政策將保持穩(wěn)定。住建部表示,2018年將扎實推進新一輪棚戶改造工作,棚戶改造580萬套,未來三年預計完成1500萬套改造。雖然2018年的棚戶區(qū)改造住房計劃套數相較2017年有所減少,但存量仍然很大,且至少未來三年依然給予三四線商品房去庫存提供支撐。綜上,預計2018年,一二線城市嚴厲政策管控將繼續(xù)保持,樓市銷售增長有所降溫,但租賃機制的建設有望帶動市場剛需;而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,預計在新一輪的棚戶改造推進下,繼續(xù)保持較景氣度;總體而言,房地產市場在緊調控政策下面臨一定壓力,但整體仍將保持平穩(wěn)狀態(tài),鋼材需求較強。
江浙滬房地產市場(萬平方米)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2009-2018年棚戶區(qū)改造住房計劃套數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對華東地區(qū),尤其是南京,租賃住房制度建設對房地產市場是重要關注點。2017年7月,住建部等九部門聯(lián)合印發(fā)《關于在人口凈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(fā)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》,選取了廣州、深圳、南京、杭州、廈門、武漢、成都、沈陽、合肥、鄭州、佛山、肇慶等12個城市作為首批開展住房租賃試點。對此,南京政府制定《南京市住房租賃試點工作方案》并提出建設或籌集租賃性住房不低于50萬平方米,這是南京房地產市場的一大亮點。此外,南京江北新區(qū)的建設對區(qū)域內房地產市場也是一大助力??傮w而言,雖然南京作為二線城市會受房地產嚴厲調控政策的影響,但在租賃住房制度建設和江北新區(qū)建設的拉動下,預計2018年南京地區(qū)的房地產市場也將保持穩(wěn)定。雖然房地產市場可能不會出現增長,但由于原銷售量和投資量高,因此仍保持較強的區(qū)域鋼材需求。而長材供給相對減少,短期來看,預期春季需求爆發(fā)時價格會有一定程度的上漲。


2023-2029年中國長材行業(yè)市場專項調查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
《2023-2029年中國長材行業(yè)市場專項調查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》共十四章,包含2023-2029年長材行業(yè)投資機會與風險,長材行業(yè)投資戰(zhàn)略研究,研究結論及投資建議等內容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