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衡車又稱體感車、思維車或攝位車等,國外又稱為hover boards、gliders、smart boards、sky walkers、mod boards等。自從平衡車開始進入市場以來,它并沒有取得預想中的效果,并沒有像原來預期估計的那樣,取代傳統(tǒng)的交通工具,占領市場的大部分領域。在美國和歐洲,平衡車除了部分官方某些領域使用外,大部分還是應用在休閑娛樂方面。
平衡車分類
資料來源:智研咨詢整理
平衡車產品逐漸成為青年群體的出行新選擇,深受喜愛,既方便了短途出行,很好地解決微交通痛點問題,與公交系統(tǒng)、停車場、住家、辦公區(qū)接駁成為完整的循環(huán)交通鏈條。更重要地是,平衡車采用鋰電池,低碳環(huán)保,尤其在部分城市單雙號限行日,代替了一部分汽車的使用場景,有效緩解了交通壓力的同時也實現(xiàn)了綠色出行的倡導。
近幾年,國內平衡車行業(yè)風云迭起。
截至2017年,國內平衡車生產商已激增至幾千家,僅深圳就超過600家,代表性的有納恩博、騎客、樂行、新世紀等。其中一些企業(yè)成立僅一兩年的時間。
智研咨詢發(fā)布的《2018-2024年中國平衡車行業(yè)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》內容指出:國內平衡車產量從2011年的3萬臺激增至2017年的1280萬臺。
2011-2017年中國平衡車行業(yè)產能及產量情況
資料來源:智研咨詢整理
平衡車產業(yè)在2015年經歷的爆發(fā)式發(fā)展到出口市場的無序競爭,從市場需求的快速放量和出口的成倍增長,到隨后而來的出口市場秩序問題和產品質量與安全問題,尤其在2015年底美國亞馬遜對平衡車產品的下架和2016年連續(xù)遭遇美國“337”調查。經過一年多的積極應訴,2017年5月26日美國貿易委員會(USITC)行政法官給出全體被告不侵權裁定判決;在兩個月后的7月28日,USITC再次肯定了法官的判決,第一起“337”調查案件以原告銳哲(Razor)敗訴告終,中國平衡車行業(yè)可以繼續(xù)在美國市場銷售。隨后的兩起“337”調查的USITC行政法官在2017年8月10日給出平衡扭扭車產品不侵權裁定判決;經過USITC核準后,于2017年12月11日最終判決不侵權的裁決,第二、三起“337”調查案件以原告北京納恩博、美國賽格威和德卡敗訴告終。“三起‘337’調查應訴全獲勝訴,平衡車行業(yè)知識產權得到保護,給平衡車產業(yè)注入了生命力,為平衡車產品出海建立了安全航道。
平衡車行業(yè)在國內政策法規(guī)上并未得到政府關注,至今為止,并未被列入任何法條,整個行業(yè)幾乎是法律空白。國內一線城市,對于作為交通工具的平衡車,仍存在一定監(jiān)管問題。這反應了政府對新鮮事物的認知和扶持的態(tài)度,逐步開放仍需要時間。
針對電動平衡車領域的情況,國家標準委于2016年10月下達兩項電動平衡車國家標準計劃。SAC/TC159/SC2全面調研了電動平衡車相關企業(yè)、研究機構、檢測機構和科研單位。由全國自動化系統(tǒng)與集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管理,機器人與機器人裝備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起草和審查的《電動平衡車通用技術條件》及《電動平衡車安全要求及測試方法》兩項國家標準通過委員會審查,于2017年5月形成報批稿,2017年10月發(fā)布,將于2018年1月開始實施。
根據(jù)《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》的規(guī)定,電動滑板車、平衡車與滑板、旱冰鞋等性質相近,行人在道路上不得使用此類滑行工具。平衡車類工具,連起碼的“路權”都不具備。


2025-2031年中國平衡車行業(yè)市場全景分析及投資潛力研判報告
《2025-2031年中國平衡車行業(yè)市場全景分析及投資潛力研判報告》共十章,包含中國平衡車行業(yè)重點企業(yè)推薦,2025-2031年中國平衡車產業(yè)發(fā)展前景與市場空間預測,2025-2031年中國平衡車行業(yè)投資機會及投資風險等內容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