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世界能源統(tǒng)計年鑒》數據顯示,近20年來,盡管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呈現(xiàn)顯著增長,但發(fā)電結構并未得到優(yōu)化,2017年燃煤發(fā)電占全球發(fā)電量的比例為38%。能源消費所產生的碳排放超過三分之一來自電力行業(yè),近20年來全球電力行業(yè)卻一直在原地踏步。
全球一次性能源占比圖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2009年以來,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續(xù)增長,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再次刷新歷史記錄,達到334.44億噸,同比增長1.29%。全球碳計劃組織預測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將增長2%。
2007-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圖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天然氣二氧化碳排放量僅有燃煤的54%左右。考慮到天然氣鍋爐燃燒效率遠高于煤炭鍋爐燃燒效率,實際產生10000大卡熱值燃煤產生二氧化碳量將達到KG以上。2017年以來,中國大規(guī)模實施“煤改氣”,推動了全球天然氣消費量增長。
一、中國天然氣消費現(xiàn)狀
《關于促進天然氣協(xié)調穩(wěn)定發(fā)展的若干意見》中提出,加大國內勘探開發(fā)力度,力爭2020年前產量達到2000億方?!短烊粴獍l(fā)展“十三五”規(guī)劃》指出,2020年頁巖氣產量力爭達到300億立方米,煤層氣(地面抽采)產量100億立方米。
中國按照70%的產能利用率計算,對應2018年LNG周轉能力為667億立方米,2020年為766億立方米,LNG接收站產能缺口仍在,預計中游企業(yè)周轉氣量將持續(xù)提升。
2017年,全球天然氣探明儲量約193.5萬億立方米,其中儲量最大的俄羅斯、伊朗和卡塔爾合計占比接近50%。儲氣量前十的國家中,土庫曼斯坦和委內瑞拉的儲產比較高。
全球天然氣消費總量超過3.67萬億立方米,其中前十大天然氣消費國消費占比超過60%。天然氣消費量靠前的國家為美國、俄羅斯和中國,中國的天然氣消費量增速在前十大消費國中居于首位。
國際天然氣貿易總量約為1.13萬億立方米。天然氣進口國中,日本、德國、中國、美國位居前列,其中中國進口量占比8%,增長率達28%,是2017年進口量增速最快的國家。
2017年,天然氣出口國中,俄羅斯、卡塔爾和挪威位居前三,居首的俄羅斯占比超過20%。前十大出口國中,美國、澳大利亞天然氣出口增速較快,分別實現(xiàn)33%、28%的增長。
LNG進口超越管道氣進口,成為中國主要的天然氣進口來源。中國的LNG進口主要來源于澳大利亞,占比45%;管道氣進口主要來源于土庫曼斯坦,占比80%。
2017年中國天然氣進口來源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中國天然氣進口LNG占比圖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中國管道天然氣進口占比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2016-2018年中國天然氣進口情況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2017年起,中國LNG進口價格進入上升通道,其中2017年7月及2018年9月、10月進口價格增速約40%;中國管道氣進口氣價在2016-2018年間基本持平,氣價增速于2017年初由負轉正。
2016-2018年中國LNG進口氣價變化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2016-2018年中國管道氣進口氣價變化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二、天然氣供需格局
下游城市燃氣公司競爭格局較為集中,華潤燃氣、新奧能源、昆侖能源、中國燃氣、港華燃氣全國性布局,均在港股上市。華潤燃氣、新奧能源、昆侖能源、中國燃氣四家巨頭銷氣量分別占2017全國天然氣消費量的8%左右,其次為北京控股及港華燃氣,其余市場份額主要屬于地域性較強的中小型城燃公司。
2017年城市燃氣龍頭公司銷量圖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2018H1年城市燃氣龍頭公司銷量收入增速圖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預計“十三五”期間國內天然氣消費增速將保持在15%左右的水平,銷氣量增長是行業(yè)利潤增長的主要驅動力。短期內氣源供應整體偏緊,中長期來看,隨著中俄東線投產以及沿海接收站的擴建,供需形勢將有所轉變。伴隨管道等基礎設施公平開放的實現(xiàn),擁有自主進口能力。
三、天然氣行業(yè)未來發(fā)展趨勢
政策要求各地儲氣調峰設施在2020年建設完成,且政府補貼已明確出臺,預計儲氣調峰設施建設將在2019年提速。
2018年4月,《關于加快儲氣設施建設和完善儲氣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機制的意見》指出,到2020年,供氣企業(yè)不低于年合同銷售量10%的儲氣能力,城鎮(zhèn)燃氣企業(yè)形成不低于年用氣量5%的儲氣能力,縣級以上政府日均3天需求量儲氣能力。
2018年8月,《重點地區(qū)應急儲氣設施建設中央預算內投資(補助)專項管理辦法》提出,LNG儲罐投資補助標準不高于總投資的30%,單位補助額度不高于2500元/水立方米,發(fā)達地區(qū)不低于500元/水立方米。
《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》提出到2030年,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提高到15%左右。
推動多元化氣源供應的實現(xiàn);收入模式為可變的氣源價差,收入增長來自氣量的釋放以及低成本氣源的貿易收入。
管網互聯(lián)互通加速,收入模式為核定收益率下的管輸費收入,收入增長來自氣量的釋放。
打破氣源壟斷,降低氣源成本,收入模式為核定收益率下的配氣費收入,收入增長來自氣量的釋放以及獲取廉價氣源的貿易收入。
2017-2022年需求量及增長率預測圖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2017-2020年國內產量及增長率預測圖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2017-2022年進口量及增長率預測圖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2017-2022年進口依存度、LNG進口量占比及預測圖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預計2019-2020年,國內天然氣消費量將維持15%左右的平穩(wěn)較快增長。根據政策指引,2020年國內天然氣產量力爭達到2000億立方米,但考慮目前的國內產量水平及增速,實現(xiàn)目標尚存在不確定性。進口量維持高增長,中俄東線投產將較大程度緩解LNG進口壓力,LNG進口維持在20%左右的高增速
2017-2020年分行業(yè)需求及測算圖(億立方米)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相關報告:智研咨詢發(fā)布的《2019-2025年中國天然氣行業(yè)市場供需預測及發(fā)展前景預測報告》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