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國電影票房進入低速增長區(qū)間,但總體依然景氣
2018年1-11月國內電影票房市場維持穩(wěn)步增速,預計全年維持穩(wěn)健水平。1-11月國內電影總票房收入563.12億元,同比增長10.96%,整體表現基本符合預期。分月表現來看,在《紅海行動》、《唐人街探案2》和《捉妖記2》三大國產片的帶動下,2月份電影票房市場表現火熱;此外7月份兩大國產影片《西虹市首富》和《我不是藥神》也使當月大盤表現不俗,11月在進口片《毒液》的帶動下當月票房又出現一撥高潮。我們預計2018年全年國內電影票房市場增速將維持在10%左右的區(qū)間,行業(yè)穩(wěn)步發(fā)展的特征十分明顯。
電影票房市場進入穩(wěn)步增長階段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2018年月度電影票房增長維持平穩(wěn)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至2017年我國總票房達到559.11億元(含服務費),觀影人次達16.20億人次;2018年1月至11月票房達到563.21億元,同比增長10.87%;觀影人次達15.94億,同比增長8.29%。相較2011年至2015年間約30%-50%間的增速,我國電影市場增速進入低速區(qū)間,我們預計未來幾年的年均增速均將在10%上下浮動,總體上依然保持景氣。
銀幕數量保持快速增長,渠道下沉持續(xù)
2018年銀幕建設依然保持高速。截至2018年11月底,中國內地銀幕總數達到59,009張,位居世界第一。2017年底的銀幕數量為50,776張,2018年11月銀幕余額較2017年底增加8,233張,增長16.25%,銀幕數量依然保持高速增長。
2010年至2018年1-11月銀幕數量及增速一覽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由于一線城市影院相對飽和,影投公司紛紛進行渠道下沉,新擴張影城多集中在非一線城市。我們統計了2010年-2018年(至12月19日)歷年的新增銀幕的分線城市分布情況,可以發(fā)現2015年是渠道下沉的高峰,當年三四五城市新增銀幕占比合計為56%,2016年-2018年稍有下滑,2018年三線及以下城市新增銀幕占比合計為44.6%,二線城市新增銀幕占比較2015年有所提升。
2010年-2018年歷年新增銀幕在各線城市的分布占比,2015年為渠道下沉的高峰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近年來三線及以下城市票房和人次增速均高于一二線,但2018年差距收窄
近年來,伴隨著三線及以下城市消費升級、觀眾觀影習慣的逐漸養(yǎng)成、銀幕擴張和內容質量的提升,三線及以下票房快速增長。2018年(至2018年12月19日)三四五線城市仍然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,在票房與觀影人次增速方面均高于一二線城市。票房增速方面,一二線城市分別為5.38%和9.19%,三四五線城市分別為15.17%、15.32%和15.03%;觀影人次增速方面,一二線城市分別為5.11%、7.18%,三四五線城市分別為11.40%、10.72%和10.96%。但總體上增速差距較2017年有所收窄。
自2015年起三四五線城市票房增速均高于一二線城市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自2015年起三四五線城市觀影人次增速均高于一二線城市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隨著觀影人次的下沉,三線及以下城市已成為票房主力。三線及以下城市票房與觀影人次占比逐年攀升,2013年三線及以下城市票房貢獻占比為38.17%,2018年(至12月19日)三四五線城市占比分別為23.18%、15.13%、9.11%,共占比47.43%,而一線城市票房占比由2013年的17.12%下降至13.96%。在觀影人次方面,三線及以下城市占全國觀影人次比例為由2013年的41.38%提升至2018年(至12月19日)的49.84%。
2018年三四五線票房合計占比47.43%,近年來持續(xù)提升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2018年三四五線觀影人次合計占49.84%,近年來持續(xù)提升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國產片同比表現優(yōu)秀,整體競爭力有提升。2018年1-11月已經上映的影片票房收入中國產電影占據TOP15的9席,相較于2017年全年的6席進步明顯;同時單片表現也更加均衡:本年度票房超過25億的國產片有4部,與去年一家獨大的《戰(zhàn)狼2》相比具有更強的整體活力;題材電影《我不是藥神》、《無名之輩》均呈現出非常具有亮眼的表現,顯示出國產題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市場競爭力。因此整體看國內電影票房市場被優(yōu)質內容驅動增長的趨勢已經日漸明顯,國產片在喜劇、劇情片兩大題材方面也具備了很強的競爭力,但在科幻、動畫、動作等題材方面的制作能力還相對薄弱。
2018年1-11月TOP15國產片相較于2017年全年票房表現優(yōu)異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預計2019年全年票房繼續(xù)保持平穩(wěn)增長,進口片的相對競爭優(yōu)勢更強。2019年將是進口電影的大年,多部美國科幻動作電影陸續(xù)上映將對國內電影票房市場形成有力的支撐;同時2019年春節(jié)檔的眾多國產賀歲電影也具備很強的競爭力,因此我們認為2019年國內電影票房市場將繼續(xù)保持平穩(wěn)增速水平,增速相較于2018年有所提高。
2019年將要上映的主要影片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2019年上半年,北美計劃上映電影中有多部口碑較好的續(xù)集影片和其他優(yōu)質影片有望引進國內。
2019年上半年北美預計上映影片情況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國家電影局政策的影響:我們預計對全國平均單銀幕產出的沖擊有限
國家電影局于12月13日下發(fā)《關于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(fā)展的意見》,要點包括:1、目標:到2020年,全國銀幕總數達到8萬塊銀幕以上;2、財政補貼鼓勵提升放映技術和升級設施:中西部地區(qū)縣級影城補貼不超過30萬,改造不超過20萬,對于位于“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(qū)”的縣級城市影院的運營,給予每家10萬-15萬的資助。鄉(xiāng)鎮(zhèn)影院的新建或者改建每家補貼30萬元。開展電影院星級評定工作;3、深化院線改革,突出資產連接型院線,鼓勵新建和并購重組,實施院線市場化進入退出機制。成立院線的條件需要具有50家影院或者銀幕不少于300塊,控股影院上一年度合計票房收入不低于5億元等條件;4、加快特色院線發(fā)展:發(fā)展人民院線,發(fā)展藝術電影放映等。
《意見》指出至2020年全國銀幕總數達到8萬張銀幕以上,至2018年11月底,我國銀幕數量為59,009張,我們預計至2018年底我國銀幕數量將接近6萬張,也即未來兩年每年全國新增銀幕平均將達到1萬張左右,超出《意見》未出臺時的市場預期,市場對其對帶來的對全國平均單銀幕產出的沖擊產生一定的擔心,總體上我們認為,政策出臺初衷是加強對影院發(fā)展不充分地區(qū)的覆蓋,擴大電影產品的影響力,普惠渠道未覆蓋到的潛在觀影人群。由于一二線城市的影院基本已經飽和,并不屬于影院發(fā)展不充分的地區(qū),因此我們預計主要的新增銀幕將落在三四五線及鄉(xiāng)鎮(zhèn),而這些區(qū)域本身就有較大的市場空白;從補貼金額為30萬元來看,也主要是為了扶持鄉(xiāng)鎮(zhèn)級電影院,30萬元對于一二線城市的電影院來說意義不大。
因此《意見》中規(guī)劃的銀幕建設對于全國單銀幕產出或有一定的沖擊,但幅度應較小,并且分不同線城市、不同院線也影響不同。我們認為主要布局在一二線城市的院線基本不會受到影響。
2014年至2018年(1-11月)院線排名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2014年至2018年(1-11月)影投排名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相關報告:智研咨詢發(fā)布的《2019-2025年中國電影院線和電影院行業(yè)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》


2025-2031年中國電影行業(yè)發(fā)展模式分析及未來前景規(guī)劃報告
《2025-2031年中國電影行業(yè)發(fā)展模式分析及未來前景規(guī)劃報告》共十二章,包含中國電影行業(yè)重點企業(yè)分析,2025-2031年中國電影行業(yè)投資分析,中國電影行業(yè)的前景分析預測等內容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