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炭簡介:煤-焦-鋼產業(yè)鏈的中游
焦炭:煤-焦-鋼產業(yè)鏈的中游,炭化室高度是衡量焦爐工藝的重要指標
焦炭是一種重要的固體燃料,由主焦煤、肥煤、氣煤、貧瘦煤、低硫高硫煤、1/3焦煤等煉焦煤作為主要原料進行配比,在約1000℃的高溫條件下經過干餾后獲得,主要成分是固定炭,其次是灰分,所含揮發(fā)分和餾分均較少。
焦炭按用途分類,通??煞譃橐苯鸾埂饣购碗娛媒?。冶金焦是高爐焦、鑄造焦、鐵合金焦和有色金屬冶煉用焦的統(tǒng)稱,其用量約占所有焦炭的90%。而由于90%以上的冶金焦均用于高爐煉鐵,所以也直接稱高爐焦為冶金焦。冶金焦是煉鐵的主要原料,主要起到高爐燃料、還原劑和支架的作用。
鋼鐵是焦炭最主要的下游分支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從工藝的角度來看,主焦爐的炭化室高度是衡量焦爐大小的重要指標。焦爐炭化室高度中4.3米、5.5米、6米和7米是最主流的幾種爐型。4.3米焦爐在國內屬于偏中低端產能,也是環(huán)保督查及淘汰產能中的重點關注對象。5.5米及以上的焦爐也即平常所說的大機焦,與4.3米焦爐相比在生產效率和環(huán)保方面都有顯著優(yōu)勢,也是目前行業(yè)政策中鼓勵新建以置換落后產能的爐型。
行業(yè)技術門檻和資金門檻均較低。焦化行業(yè)屬于傳統(tǒng)的煤化工領域,技術已經非常成熟,在不考慮化工配套和相關環(huán)保設備的情況下,炭化室規(guī)格4.3米的焦化項目平均噸焦投資額在493元左右;5.5米規(guī)格平均噸焦投資額900元左右,其中大多數項目噸焦投資額超過1000元;6米及以上規(guī)格項目噸焦投資額均價為1742元,其中僅有不到1/3的項目噸焦投資額超過2000元。相比噸鋼投資額普遍超過4000元鋼鐵行業(yè),焦化行業(yè)目前資金門檻比較低,這也決定了其行業(yè)內部比較混亂,存在大量產能規(guī)模較小的企業(yè),競爭較為激烈。
焦炭行業(yè)不同炭化室規(guī)格建設項目投資額情況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行業(yè)現狀:集中度較低的完全競爭市場,在黑色產業(yè)中的議價能力較弱
區(qū)域分布:產能集中于華北,山西省產能最高
2018年全國焦炭產量4.38億噸,產量分布較為分散。從區(qū)域上來看,我國焦炭主要產量來自于華北(40%)、華東(19%)和西北(16%)三大區(qū)域。具體到省份來看,全國第一大產焦省份山西省占全國產量21.12%,其次是河北(10.83%)、山東(9.35%)、陜西(9.19%)、內蒙古(7.7%),基本都是煤炭或鋼鐵的主要產區(qū)。
2018年焦炭各區(qū)域產量情況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2018年焦炭各省份產量情況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我國焦化廠結構:獨立焦化廠為主,鋼企配套焦化廠為輔具體到焦化廠的性質,可以分為鋼企自身配套焦化廠和獨立焦化廠兩類。
鋼企自身配套的焦化廠產量占比26%。2017年我國鋼鐵聯合企業(yè)焦化廠焦炭產量為11265萬噸,占全國產量比例為26.11%。配套焦化廠產焦的目的是直接為煉鐵提供焦炭。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通常不進行深加工,如焦爐煤氣、煤焦油等用于發(fā)電和燃料居多。但由于大型鋼鐵企業(yè)往往布局在大城市,受到環(huán)保等因素的約束明顯,故自身配套焦化廠的焦炭通常難以自給自足,需要從獨立焦化廠購買焦炭。
獨立焦化廠產量占比74%。2017年我國獨立焦化企業(yè)的焦炭產量為31877萬噸,占比73.89%。獨立焦化企業(yè)除了銷售給鋼鐵企業(yè)外,通常還會充分利用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,比如用焦爐煤氣生產甲醇、對煤焦油進行深加工等。相較于直接生產焦炭,副產品的深加工存在一定的規(guī)模效應。
全國焦化廠中獨立焦化廠占比約3/4,鋼企配套焦化廠占比約1/4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焦煤新增產能有限,供給相對剛性
由于煉焦煤屬我國稀缺資源,因此自2016年我國煤炭資源整合、淘汰落后產能等政策實施以來,無論煉焦原煤還是煉焦精煤,產量波動幅度明顯收窄,供給總體平穩(wěn)。短期而言,由于煉焦煤礦井資源稟賦及安全條件均遜于動力煤礦井,我們認為往后環(huán)保、安全的高壓檢查有望維持常態(tài)化,外加上半年焦煤進口量大幅上漲,后續(xù)若對進口煤采取管控措施,或對焦煤進口影響較大,這都限制了焦煤有效供給的釋放;中長期而言,我們在對目前所有新建礦井進行梳理過程中發(fā)現,在約200多個新建煤礦中,僅有約8座煤礦,合計產能2640萬噸/年屬于煉焦煤礦井,其體量相對于每年約11億噸的煉焦煤產量而言明顯偏低,煉焦煤未來增量極其有限。
煉焦煙煤產量(萬噸)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煉焦精煤產量(萬噸)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煉焦煤新建礦井概況(萬噸/年)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趨勢預測:落后產能淘汰有望加速,供給側改革政策帶來彈性
需求端:高爐焦比處于下行趨勢,需求長期下降拐點確立
高爐焦比處于長期下行趨勢。焦比是煉鐵效率的衡量指標,代表冶煉一噸生鐵所需的焦炭量。隨著煉鐵工藝逐步提升噴吹煤用量,高爐的焦比處于持續(xù)下降趨勢,2018年全國的高爐焦比為0.56,相比于2004年已經下降了0.15。由于焦比處于下降趨勢,雖然生鐵產量在2018年創(chuàng)造了7.77億噸的新高,但焦炭產量在2014年已經見頂,2018年的產量為4.38億噸,相比于2014年的高點減少了9%。
高爐焦比處于長期下行趨勢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焦炭需求長期下降拐點確立,2020年附近新投產能將壓制焦化利潤。隨著電爐鋼產量占比提升和粗鋼產量預期在2020年附近見頂,生鐵產量將進入長周期的下降通道,再疊加高爐焦比的不斷下行,預計焦炭將會是未來需求下降速率較快的黑色系品種。在這樣的趨勢下,結合我國當前較低的焦化產能利用率,焦炭的產能指標仍然存在過剩。由于焦化行業(yè)已在盈虧平衡線附近掙扎多年,產生了大量無法復產的閑置和僵尸產能,導致近兩年焦炭仍出現階段性的供應緊張。規(guī)模較大的焦化企業(yè)基本都有新建產能計劃,產能指標多來源于購買已淘汰或即將淘汰的產能,在沒有政策進一步收縮產能的基礎上,2020年前后山西省將有一批新建產能投產,將明顯壓制焦炭的利潤中樞。根據5月份環(huán)保督查組的反饋,山西省當前在建焦化項目8個,涉及新增產能1070萬噸;擬建項目10個,涉及產能1336萬噸。
供應端:焦化行業(yè)供給側改革已開啟,以鋼定焦為綱領,減量置換作抓手
焦化行業(yè)目前仍存在大量閑置產能。以山西省為例,山西省2018年產焦炭9256萬噸,對應產能利用率63.89%,處于較低水平,仍然存在大量閑置和僵尸產能。焦化行業(yè)存在明顯產能過剩的壓力,未來預計將經歷一輪產能出清。且從出口來看,我國焦炭出口量在1000萬噸的量級,占產量的2%左右,預計未來也較難通過出口來完全化解過剩的焦化產能。焦化行業(yè)在未來仍需經歷一輪供給側改革的產能出清,否則焦化行業(yè)將被重新打回盈虧平衡線附近。
焦炭出口占產量比例較低,無法成為化解過剩產能的中堅力量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山西:預計通過減量置換方式淘汰一批4.3米焦爐,但一刀切可能性不大
2019年5月,自中央第二環(huán)保督察組向山西省反饋回頭看的問題以來,山西省的環(huán)保問題被多次提及。緊接著山西省各部門密集召開會議討論整改方案,市場對于后續(xù)限產預期較強。
山西省的環(huán)保問題被多次提及,各部門已采取相應行動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山西焦炭的“兩高”:獨立焦化廠占比高,4.3米焦爐占比較高。山西省內6大城市產能占比超9成,存在大量閑置產能。全國第一大產焦省份為山西省,根據山西省發(fā)改委和經信委在2017年末印發(fā)的《山西省焦化產業(yè)布局意見》,山西省已建成的焦化產能為14487萬噸,其中獨立焦化產能12907萬噸,鋼焦配套產能1580萬噸。從設備水平來看,4.3米焦爐產能9516萬噸,產能占比66%,5.5米以上焦爐產能3717萬噸,占比26%。山西省內焦炭產能較大的城市是呂梁、臨汾、長治、運城、太原和晉中,6個城市焦炭產能占全省95.6%。
根據現行政策,山西焦化行業(yè)未來的產能出清將主要通過4.3米焦爐的減量置換來實現。根據2018年9月30日的《山西省焦化產業(yè)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(zhàn)推動轉型升級實施方案》,省內將嚴格實施產能減量置換,鼓勵淘汰4.3米焦爐,2018-2020年分別按現有產能的100%、90%、80%置換,2020年后完成淘汰的,按現有產能的50%置換。整體目標是2020年山西省目標為5.5米以上的焦爐產能占比力爭達到50%。
山西省有關淘汰4.3米及以下焦爐的相關政策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預計至2020年山西省總產能將減少768萬噸,其中4.3米焦爐減少2468萬噸,5.5米以上焦爐增加1700萬噸。山西省經信委在《關于印發(fā)山西省焦化產業(yè)高質量綠色發(fā)展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》中提出,2019年力爭淘汰落后產能1000萬噸,力爭新增建成大機焦產能1000萬噸,建成大機焦占比達到40%;2020年,力爭再新增建成大機焦產能700萬噸,建成大機焦產能占比達到50%。
按此計算,若2019年山西省4.3米及以下焦爐產能淘汰1000萬噸,5.5米以上焦爐產能將新增1000萬噸達到5312萬噸,大機焦占比將為42%,。至2020年,5.5米以上焦爐產能將在5312萬噸的基礎上再增加700萬噸至6012萬噸。假設這一產能正好達到占所有焦炭產能比例50%的目標,在熱回收焦爐產能不變的基礎上,屆時山西省焦炭總產能為12024萬噸,相較現在減少778萬噸,對應的4.3米焦爐產能為5079萬噸,相較19年淘汰1468萬噸,相較現在總產能累計減少768萬噸。
山西省淘汰4.3米以下焦爐產能結構的測算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未來1-2年焦化有效產能可能繼續(xù)增加。值得注意的是,我們計算的778萬噸是通過置換而減少的理論產能,這并不代表山西省的有效產能將減少。因為有些新建產能是通過購買僵尸產能指標來實現的,實際根據目前在建和擬建產能的趨勢,山西省在未來1-2年的有效產能可能還會進一步增加。如果不執(zhí)行更嚴格的產能調控政策,預計產能過剩將明顯壓制焦化行業(yè)的利潤。
京津冀及周邊省份:以鋼定焦順利實施可行性較大
以鋼定焦相關政策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從政策的區(qū)域劃定來看,河北、山東、河南將是集中執(zhí)行政策的主要省份,而在山西執(zhí)行起來難度相對較大。山西省的太原、陽泉、長治、晉城4個城市的合計焦化產能占全省比例約30%,合3730萬噸,對山西省而言意義重大,并且山西省獨立焦化廠占比較高,而省內沒有特大型鋼鐵企業(yè)能夠消化足夠的焦炭,一直以來外銷都是山西省焦炭行業(yè)的重要渠道,故山西省順利實施以鋼定焦面臨的難度較大。對于河北和山東而言,則已經在省的層面發(fā)布了相應的政策以推進以鋼定焦的實施。
河北省和山東省關于實施以鋼定焦的相關政策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若嚴格執(zhí)行以鋼定焦,保守預計京津冀及周邊省份將在2年內壓減4061萬噸產能。按照《河北省打贏藍天保衛(wèi)戰(zhàn)三年行動方案》的規(guī)劃,河北省2020年鋼鐵產 能將壓減到2億噸以下,2019-2020年,河北省需壓減焦炭產能500萬噸。根據《河南省鋼鐵行業(yè)轉型發(fā)展工作方案(2018—2020年)》,河南省2020年鋼鐵產能將壓減到3000萬噸以下。山東未披露2020年鋼鐵產能具體數值,按現產能規(guī)模進行保守測算。預計山東、河南分別淘汰焦化產能1941、1620萬噸,預計三省合計淘汰產能4061萬噸。
對2020年河北、山東、河南焦化行業(yè)產能結構的測算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供需平衡表推演:需求層面偏弱,產能去化加速
鋼產量與焦比連年下降,需求疲軟。從需求端來看,鋼鐵行業(yè)去產能工作逐漸完成,使粗鋼產量進入緩慢下行階段;此外,隨著高爐噴吹煤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完善,高爐焦比始終處于下降趨勢,2018年焦比僅為0.47,預計未來三年將下降并維持最低點0.40,加之焦炭出口量近年維持低位2%水平震蕩狀態(tài),因此我們預計國內焦炭需求端持續(xù)疲軟。去產能加速啟動,供給受限。目前焦炭行業(yè)閑置和僵尸產能過多,存在明顯的產能過剩壓力。以山西省為例,考慮到2020年以后將大幅削減淘汰4.3米焦爐的置換比例,近幾年預計為焦炭產能的加速啟動階段,隨后進入去產能后期的緩慢去化階段。
供需平衡表推演
數據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按照我們的模型進行測算,2019、2020、2021年焦炭總庫存將進入加速去化期,折射出焦炭行業(yè)在政策推動的供需偏緊平衡的格局下,焦化企業(yè)在產業(yè)中的利潤占比有望進入上行通道,為焦炭行業(yè)上市公司帶來一定機會。
相關報告:智研咨詢發(fā)布的《2019-2025年中國焦炭行業(yè)市場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》


2025-2031年中國焦炭行業(yè)投資戰(zhàn)略分析及發(fā)展前景研究報告
《2025-2031年中國焦炭行業(yè)投資戰(zhàn)略分析及發(fā)展前景研究報告》共十二章,包含2024年中國鑄造產業(yè)運行態(tài)勢分析,2025-2031年中國焦炭產業(yè)發(fā)展趨勢分析,2025-2031年中國焦炭產業(yè)投資機會與風險分析等內容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