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下半年以來,全國樓市開始全線進入調整周期:全年一線、二線和三線城市商品房銷量分別同比下降29%、下降1%和上升14%,土地購臵量分別同比下降3%、下降6%和27%。其中,三線城市由于棚改貨幣化安臵的持續(xù)效應增速仍在相對高位,而二線城市樓市和地市雙雙出現(xiàn)下滑,對地方財政來源和經濟增長均形成較大壓力。
各線城市房地產銷售面積增速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相關報告:智研咨詢網發(fā)布的《2017-2022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專項調研及發(fā)展趨勢研究報告》
各線城市土地購臵面積增速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各線城市房地產銷售額增速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各線城市房地產投資額增速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2018 年1 月,蘭州等地開始邊際放松房地產政策,取消部分區(qū)域的限購;另一方面, 2017 年下半年以來南京、鄭州、長沙、武漢等多個二線城市配合出臺人才引進新政,降低外地人才落戶和購房門檻以保障合理住房需求。在因城施策的背景下,部分二線城市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已出現(xiàn)邊際拐點。
預計更多二三線城市有邊際松綁的需求,尤其是債務率高、投資依賴度較高、財務自給率低且土地財政依賴度高的城市。
部分二線城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部分二線城市土地成交規(guī)劃建筑面積增速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在今年金融去杠桿和地方融資收緊的大背景下,全國和地方財政壓力將上升,區(qū)域房產和地產調控政策仍有繼續(xù)邊際寬松的需求,主要由于:
1)基建和房地產作為固定資產投資的主要組成,是支撐全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,分別占比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比重近1/4,而前者高位回落或將觸發(fā)后者托底的需求;
2)估算基建資金來源中,債務融資和財政支出各占1/3,前者規(guī)模收縮將觸發(fā)后者補位的需求,而土地出讓收入占政府財政約40%,且以土地出讓收入償還的地方債務余額占比近40%。因此,目前短期調控政策已邊際見底,部分過嚴的行政措施將讓位于長效機制,全年行業(yè)政策基調重點或將從抑制資產泡沫轉向支持合理租住消費,龍頭估值修復空間將打開,重申房地產板塊強于大市的評級,建議關注本文中所提的債務率高、投資依賴度高、土地財政依賴度高的二三線城市的樓市政策變化。


2025-2031年中國寧波房地產行業(yè)市場發(fā)展態(tài)勢及投資潛力研判報告
《2025-2031年中國寧波房地產行業(yè)市場發(fā)展態(tài)勢及投資潛力研判報告 》共十五章,包含2020-2024年房地產行業(yè)融資分析,寧波房地產市場趨勢分析,2020-2024年房地產政策法規(guī)分析等內容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