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旅游行業(yè)現(xiàn)狀分析
1、旅游產業(yè)景氣度及投資情況分析
旅游成為中國經濟發(fā)展的重要推動力之一。 如今,旅游產業(yè)已進入大發(fā)展時期,旅游業(yè)對中國經濟和就業(yè)的綜合貢獻率已超過 10%,是推動中國經濟轉型的重要抓手,初步測算, 17 年全國旅游業(yè)對 GDP 的綜合貢獻為 9.13 萬億元,占 GDP 總量的 11.04%,旅游直接就業(yè) 2,825 萬人,旅游直接和間接就業(yè) 7,990 萬人,占全國就業(yè)總人口的 10.28%。 2015 年我國服務業(yè)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達 50.2%,首次過半, 2017 年年服務業(yè)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穩(wěn)步提升,占比達到 51.63%, 2017 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8.8%。
1990-2017年中國服務業(yè)增加值占 GDP 比重走勢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相關報告:智研咨詢網發(fā)布的《2017-2022年中國旅游市場供需預測及投資戰(zhàn)略研究報告》
“十三五”規(guī)劃規(guī)格提升凸顯旅游產業(yè)重要地位,旅游產業(yè)不斷壯大,綜合效益顯著提升。
“十三五”期間國內旅游人次、入境旅游人次、出境旅游人次及年增增速情況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“十三五”期間旅游業(yè)總收入、旅游投資規(guī)模及年均增速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“十三五”期間旅游業(yè)綜合貢獻度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2016 年全國旅游業(yè)實際完成投資 12,997 億元,同比增長 29%,比第三產業(yè)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高 18 個百分點和 21 個百分點, 2011-2016 年,我國旅游業(yè)完成投資額的年均增速是 44.49%,分別高于第三產業(yè)和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速 28.23個百分點和 30.23 個百分點,持續(xù)領先第三產業(yè)投資,預計 2017 年,超過 1.5 萬億元, 同比增長 15%。
2011-2017年中國旅游業(yè)實際完成投資快速增長(億元, %)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國內近幾年興起的迎合親子游主題樂園(上海迪斯尼、長隆、華強方特)、自駕游為主導的周邊游(長三角烏鎮(zhèn)、千島湖、陽澄湖等)、郵輪游(品質高檔)、高私人訂制旅游產品、深度游產品不斷涌現(xiàn)。
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已經進入旅游消費第三階段;該階段人們的休閑需求和消費能力日益增強并多樣化,目的地選擇更在乎環(huán)境的優(yōu)雅和設施的品位,停留時間大大增加 。
2012 年我國人均 GDP 為6,000 美元,進入了多元化旅游的發(fā)展時期,由于我國地區(qū)間差異較大,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目前處在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的轉變過程中,而中西部地區(qū)可能處在初級階段向第二階段轉變過程中
2、國內旅游業(yè)發(fā)展速度分析
2017 年,國內旅游人數(shù) 50.01億人次,比上年同期增長 12.8%。其中,城鎮(zhèn)居民 36.77 億人次,增長 15.1%;農村居民 13.24 億人次,增長 6.8%。國內旅游收入 4.57 萬億元,上年同期增長 15.9%。
其中,城鎮(zhèn)居民花費 3.77 萬億元,增長 16.8%;農村居民花費 0.80 萬億元,增長11.8%。
2017 年兩大黃金周各省市客流增長情況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3、出入境旅游情況分析
2017 年,入境旅游人數(shù) 13,948 萬人次,同比增長 0.8%,入境過夜旅游人數(shù) 6,074 萬人次,同比增長 2.5%;其中:外國人 2,248 萬人次,增長 3.8%,香港同胞 2,775 萬人次,增長 0.1%,澳門同胞 522 萬人次,增長 8.6%,臺灣同胞 529 萬人次,增長 4.0%。
2017年中國出境游突破1.3億人次,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出境游客源國。同時,出境旅游呈現(xiàn)“消費升級、品質旅游”的特征和趨勢。選擇升級型、個性化的旅游產品,深度體驗目的地的游客占比提升。
2018 年春節(jié)期間,我國居民出境游規(guī)模創(chuàng)歷史新高,出境游達 650 萬人次,同比增長 5.7%。
1994-2017年中國入境旅游人次增長情況(萬人次, %)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1994-2017年中國出境旅游人次增長情況(萬人次, %)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俄羅斯已經成為中國游客赴歐旅游第二大目的地,且成長性更高。 2016 年我國旅行社組織赴俄羅斯的出境游客數(shù)量達到 97.62 萬人次,在歐洲地區(qū)僅次于法國的107.65 萬人次,而且 2011-2016 年俄羅斯游 CAGR 高達 42.96%,高居歐洲地區(qū)第一位,成長性強勁。再加上 2018 年世界杯對旅游業(yè)的促進作用,預計俄羅斯將在未來 2-3 年內成為中國游客赴歐旅游最大目的地。
2017 年全球奢侈品消費總額達2620 億歐元(約合 308 億美元),我國購物者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群體,占據(jù)了 32%的份額 即便我國是全球奢侈品消費大國,可是內地消費者在境內消費的奢侈品占比不到四分之一,有超過四分之三的消費均留在了境外。
中國消費者是全球奢侈品的消費主力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內地消費者選擇在內地消費奢侈品比重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二、旅游業(yè)發(fā)展趨勢分析
2017年我國國內和出境旅游中,家庭旅游的比例已達50%-60%,游客滿意度也達到了75分以上。伴隨家庭旅游消費市場持續(xù)擴容,消費者對高品質和高性價比旅游產品的需求將更加明顯。
我國旅游業(yè)信息化雖然有其不完善的地方,但是相對于國外旅游管理信息化發(fā)展來說,信息技術在我國旅游行業(yè)中的應用也日趨成熟,各種各樣的信息化技術已經得到推廣使用,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,比如多媒體技術、電子宣傳策略以及航空電子信息系統(tǒng)等,都被廣泛應用在旅游管理經營的各個方面。但是在旅游管理中的信息化方面,我國仍然無法趕上國外的先進水平,存在一些信息化進程緩慢,應用較為貧乏,或者有所應用但是應用不規(guī)則,零散居多等問題,這些都阻礙了我國旅游管理信息化發(fā)展的腳步,是亟待改進與加強的重要方向。從二十世紀末開始,我國旅游局開始重視對信息化管理進程的控制,籌建了一些信息中心,來專門管理旅游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,為其提供信息技術支持。
1、中產正在改變出境游模式
傳統(tǒng)的OTA模式帶給消費者的是單一化和標準化的旅游產品,但顯然已經難以滿足更加個性化的旅游市場。螞蜂窩CEO陳罡分析。
隨著出境旅游次數(shù)的增加,和自身消費能力的提升,更多的消費者已經不滿足于只是簡單的觀光和購物的需求,而是愿意更深度地體驗目的地的風土人情,這就需要更接地氣的目的地產品來滿足他們的需要。
做定制旅游的六人游也發(fā)現(xiàn),以往為商務旅行和企業(yè)家客戶服務的高端定制旅游也正在被新崛起的中產用戶接受。在中國的一線城市和發(fā)達的二線城市,很多從事IT和金融的年輕家庭,年收入可以達到50~60萬元,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,更多的是圍繞孩子的出境游,他們對價格相對不敏感,但是希望整個出游更加舒適、省心和安全,于是就有了定制旅游的需求。
2、追求旅行的品質化
“中產階層的消費行為從以前出境注重‘買、買、買’發(fā)展至今,他們注重旅游的‘體驗感’。旅游產品的‘性價比’、旅途中的‘深度體驗’以及整個旅行制造的‘難忘回憶’是這個人群目前在旅游消費中最看重的三個方面。
比如,他們去倫敦旅行,已經不滿足于只是看看景點,而是想利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去體驗一下英式下午茶,或者在倫敦看一場經典劇目《媽媽咪呀》。對于他們而言,這些才是旅行的品質,才是與眾不同的體驗。
Travelzoo旅游族總結出海外個性化產品相對受歡迎的三個大類。一個是當?shù)氐亩掏韭糜萎a品,特別是由海外本土旅游公司提供的團隊游產品;另一類受到歡迎的類型是當?shù)氐牟惋?第三類是以酒店住宿為主的套餐產品。
這些深度的本地精選(Local Deals),其實在傳統(tǒng)的OTA網站不是沒有,就是難以發(fā)現(xiàn)。這些產品的獲得需要旅游機構具有強大的目的地直采的能力,旅游買手需要到全球很多目的地與當?shù)氐墓陶勁?,還要親自體驗,進行產品組合和設計,必須真實地把這些產品描述和表現(xiàn)出來,然后才可以推薦給用戶。
3、供應鏈和業(yè)務結構的改變
隨著國內一線城市、沿海地區(qū)的二線城市的中產階層的崛起和規(guī)模的壯大,高端和個性化的旅游已經逐漸成為一個普遍的市場,而互聯(lián)網技術的應用,讓這種高端產品和服務的獲客效率大大地提高了。
與提供標準化產品和服務地OTA不同,提供個性化和定制化的產品和服務的旅游機構,需要增加大量的服務顧問,他們需要了解用戶的需求和對目的地體驗的想法,然后按照用戶的需求去制定個性化的旅游行程安排,他們需要對目的地旅游具有深刻的體驗和豐富的旅游經驗。
通常,他們需要了解境外目的地的各種旅游產品和服務,需要自己體驗后提交適合會員的產品組合,需要為用戶提供定制前、中、后的全程咨詢和服務。
而這種服務模式背后的供應鏈也相應地發(fā)生了改變,在標準化的平臺上,以攜程為例,提供的更多是標準化的產品和服務,比如機票、酒店、門票、交通、目的地的一日游等標準化的產品,這些產品可以大規(guī)模采購,或者與供應商合作,為其提供平臺化的服務。然而,更加個性化的旅游產品,無法展示在平臺上,需要旅游顧問根據(jù)用戶的需要,進行選擇和安排,比如用戶想體驗當?shù)氐难莩龊腕w育比賽,這些都需要與目的地的演出機構和賽事門票銷售機構聯(lián)系,用戶家庭出游,需要的則是小車接送,這就需要找當?shù)氐男≤囮牱?,用戶如果臨時機票改簽,服務顧問需要第一時間幫助用戶解決機票的改簽問題,這些內容和服務都是無法實現(xiàn)標準化,都需要旅游機構與目的地接待機構保持緊密的配合。
定制旅游以散客為主,很難大規(guī)模的和航空公司訂票,選擇的酒店以中高端酒店為主,數(shù)量有限,也很難和酒店有談價的籌碼,交通出行這塊更多的是和當?shù)氐男≤囮牶献鳎WC服務的高品質,這些其實都加大了旅游機構服務的難度,尤其一旦出現(xiàn)問題,更要考驗旅游顧問的應變能力。
不過隨著規(guī)模的擴大,這種局面也在改變,盡管定制游的出游高峰主要在寒暑假這兩個集中時間段,但是其銷售其實貫穿全年,而業(yè)務累計到一定規(guī)模,無論是和航空公司還是高端酒店的談判能力都在提升,采購價降低了,定制游的整體報價也在降低;而服務的品質沒有下降,把體驗放在第一位,所以六人游的復購率可以達到40%。


2025年中國元宇宙+旅游行業(yè)市場研究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
《2025年中國元宇宙+旅游行業(yè)市場研究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》共九章,包含中國元宇宙+旅游行業(yè)應用場景分析,中國元宇宙+旅游行業(yè)投資機會分析,中國元宇宙+旅游行業(yè)發(fā)展前景及趨勢分析等內容。



